在那一瞬间,郭齐不由自主地擦了擦眼睛,随即反应过来,现在不是自己一个人,而是有一个晚辈看着,便立即放下擦眼睛的手,沉默着不再说话。

    听着有人说和自己的母亲有婚姻,韩勇心中觉得怪异之极。但是看到郭齐伤心的模样,心中却又不由自主的一阵发酸,实在为当年那一对青梅竹马的少年恋人,感到惋惜。

    可问题是,这其中的少女,是自己的母亲啊……

    韩勇大脑中不由一阵混乱,又听到郭齐用细不可闻的声音轻吟道:“伊人何日至?小院杏花开。夜半斜风过,飞红遍地哀。”

    听着郭齐话中浓浓的忧伤气息,韩勇终于没有忍住,偷偷举手擦了擦眼睛,正想着要说两句劝慰的话,却发现由于事情太过怪异,实在不知道从何说起才好。

    郭齐没有理会韩勇,沉默了一会之后,便又继续接着叙说当年的事情。

    或许是刚才情感的发泄,让郭齐心中轻松了一些,又或许是接下来的事情,并不再饱含着柔情蜜意,让郭齐的心再次冷硬起来。

    因此郭齐的叙述的声音,也渐渐冷冽起来。

    二十余年前,就在郭齐和苏家小姐准备成亲的时候,刚刚废掉幼帝,从侄子手中抢过皇位的皇帝陛下,不知为何提出要开挖一条南北大运河,表面上却是说,为了打通南北水系,以此来繁荣大楚的商业。

    以苏汴为首的一众正直官员,虽然认为国家刚刚经历过一场浩劫,国库已经空空如也,不宜在此时大兴土木。但是又觉得开挖大运河,也算得上是利国利民之事,便也没有反对,只是要求事先必须做好完善的计划,才能开工。

    并且当场表示,自己愿意负担起测量和估算的工作。

    随后苏汴便带着皇帝的圣旨和工部大匠,亲自从沧澜江边的京师,一直走到了渭水边上的渭阳城。沿路高山深壑,江河湖泊,行程何止数千里,也不知走坏了多少双鞋子,为的就是能够明了开挖的难度和工程量,做出一个合理的预估,尽力节省朝廷的每一粒粮食。

    遇上这种事情,郭齐和苏函芝的婚事,自然也就拖了下来。

    但是谁也没想到,还有没有等苏汴几人回来,朝廷就在没有任何计划的情况下,迫不及待地动工开挖运河。

    当时负责这一工程的,正是风仪的父亲,风家家主风彦。

    不知道是皇帝的意思,还是风彦自己的想法,所有开挖工程,不但是在没有任何图纸的情况下开工,而且根本不顾沿途的具体情况,号称要遇山开山,遇水断流,以最快的速度,开挖出一条最短的运河,以此来作为庆贺皇帝陛下五十大寿的寿礼。

    这种条件下去实施大运河工程,其中的难度可想而已。

    不但耗费远远超出正常预算,而且各处河段事故频繁发生,最后导致从中原各地征集来的数百万民夫,以死伤近百万的代价,终于在三年内就基本完成,原本需要八至十年,才能够完成的大运河工程。

    照理说这种事情发生,肯定要闹得天下汹汹才是。

    但是由于某些原因,朝廷只是征集了中原的百姓,江南、楚南、岳西以及燕北等地,都没有受到丝毫影响,因此也就没有人来理会中原百姓的苦楚,最终这件事情,也就随着时间流逝,慢慢淡去。

    当时,苏汴等人自然不肯同意,几次三番上表,要求停止开挖工程,劝告皇帝爱惜民力,不可为一己之私欲,而置天下百姓与不顾。可惜当今的皇帝陛下不知为何,每次都是嘴上答应,事后却没有一点动静。

    等到民夫死伤近百万的消息,传到京师之后,苏汴等人再也坐不住了。他们隐约猜测到,这应该是皇帝的意思,要不然就凭风彦一个人,绝对没有这么大的胆子。

    但是,他们也清楚,这种事情一点证据都没有,肯定也拿皇帝没办法,最终只好退而求其次,要求皇帝能够处置残害民夫的风彦,好歹能够给中原百姓一个交代。

    最终的结果,不用说韩勇也明白,若是苏汴成功了,恐怕也就没有韩勇这个人出世,自然也不会有风仪这个人,在世上耀武扬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