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时,观众们喜欢看哪一类的剧情。

    观众们期待哪一些主角出现。

    在以前,这一些评论,好像显得没有用处。

    是的,一般观众们不管怎么评论,可一部电视剧是拍完了再播。你评论的再好,你的建议再好,导演演员们也收工去拍下一部电视剧了,哪怕看你评价的是好是坏,哪怕是看了,也改不了。这直接带来的,那就是,观众们的评论等于没有评论。

    可是,在张宁的边拍边播之下。

    观众们的评论,却成为了边拍边播最为重要的依据。

    拍电视不就是给观众们看的吗?

    他们喜欢什么样的剧情,我们就拍什么样的剧情。

    他们喜欢什么样的戏份,我们就拍什么样的戏份。

    他们喜欢男主角多出场,那就让他们多出场。

    他们讨厌哪一个角色,完全可以将他边延化,甚至,未来将他消失。

    这不是儿戏,也不是瞎玩,这是另一种拍摄技术。

    其实,这种边拍边播的想法,来源于后世的网络。

    后世的网络,他的模式就是边连载边更新。

    在连载的同时,作者可以看到读者的意见。

    虽然不尽是所有的意见作者都会吸收,但对于一些好的,作者们还是会接受。

    无形当中,读者的评论已经影响了一部。

    夸张一点的说法,那就是,一部,他是由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的。

    最终,网络也在一边迎合读者,一边不断创新之下,越来越火。

    同样,张宁认为。

    需要这样的模式,电视同样需要。

    为什么拍电视的时候不看一下观众的评论呢?

    为什么明明发现观众喜欢哪一类剧情,你偏不去拍呢?

    为什么观众讨厌的角色,你还总是让他出现,你这不是跟观众过不去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