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丞杵言辞犀利步步紧逼,而且所言每句都是以昭律为根基,逼迫得宋濂言语逐渐凌乱,不成章法,只能求救似的看向了上首的廷尉。
冯劫此时的脑海中同样有两个声音在不停吵嚷。
而让包括廷尉署“三巨头”争吵不止的那件物事,此时就摆在冯劫面前的案上。
此物在后世有一个雷霆灌耳的名气:万民书。
最为著名的万民书,当是满清光绪二十一年,康有为、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,反对清政府在甲午战争战败后签订丧权辱国的《马关条约》。
一定程度上,万民书的确有表达民意的作用。
然而任何政府都不会喜欢为民意裹挟。
在依法治国的大昭,这等公然藐视律法的行为,更是不会为上层所接受。
按照昭律,底层民众想要向上层反映问题是被严格控制的。
当然,这并不意味着不能上报,但必须要通过合法的途径。
那就是向当地的官府反映。
或许这些在万民书上签字的武功县民有着自己的理由。
县令与县丞都被下狱,管事的县尉又因为检举之事而失去了底层民众的信任。
但这不能构成他们直接上万民书的理由。
而且……
冯劫按了按发疼的太阳穴。
你们要么去王宫门前直接上书,要么去找相邦李斯,把这东西呈给廷尉署算是怎么回事儿?
万民书上所提想要赦免的两人的确都是关押在廷尉署的,可这等已经上达天听的案子,人犯的放与不放,哪里是廷尉署能说了算的。
相比于下一步该怎么做,如今萦绕在冯劫脑中的问题是……
“这到底是谁呈上来的?”
冯劫一脑门子官司,“总不能是哪个黔首躲过了门外的兵士,自己翻墙偷跑进来,把这玩意儿放我桌上的吧?”
刚还在互相争论的中左两丞闻言暂停了争吵,面面相觑,却没人能给出个答案来。
这事儿还真是个未解之谜了。
此时没有监控,要查出是谁干的,真不是容易的事。
冯劫此时的脑海中同样有两个声音在不停吵嚷。
而让包括廷尉署“三巨头”争吵不止的那件物事,此时就摆在冯劫面前的案上。
此物在后世有一个雷霆灌耳的名气:万民书。
最为著名的万民书,当是满清光绪二十一年,康有为、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,反对清政府在甲午战争战败后签订丧权辱国的《马关条约》。
一定程度上,万民书的确有表达民意的作用。
然而任何政府都不会喜欢为民意裹挟。
在依法治国的大昭,这等公然藐视律法的行为,更是不会为上层所接受。
按照昭律,底层民众想要向上层反映问题是被严格控制的。
当然,这并不意味着不能上报,但必须要通过合法的途径。
那就是向当地的官府反映。
或许这些在万民书上签字的武功县民有着自己的理由。
县令与县丞都被下狱,管事的县尉又因为检举之事而失去了底层民众的信任。
但这不能构成他们直接上万民书的理由。
而且……
冯劫按了按发疼的太阳穴。
你们要么去王宫门前直接上书,要么去找相邦李斯,把这东西呈给廷尉署算是怎么回事儿?
万民书上所提想要赦免的两人的确都是关押在廷尉署的,可这等已经上达天听的案子,人犯的放与不放,哪里是廷尉署能说了算的。
相比于下一步该怎么做,如今萦绕在冯劫脑中的问题是……
“这到底是谁呈上来的?”
冯劫一脑门子官司,“总不能是哪个黔首躲过了门外的兵士,自己翻墙偷跑进来,把这玩意儿放我桌上的吧?”
刚还在互相争论的中左两丞闻言暂停了争吵,面面相觑,却没人能给出个答案来。
这事儿还真是个未解之谜了。
此时没有监控,要查出是谁干的,真不是容易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