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人很快明白过来了,要两个小孩出去玩,拿起了抹布,麻利的擦干净了椅子。

    “领导,我们当家的没有在家里,还在厂里上班。”

    女人显得有些紧张,泡茶的时候,手有些哆嗦,大概是城管的两人都穿着制服,让女人不知道是什么事情。

    “坐吧,不要紧张,我们就是来了解一些情况。”

    “您们坐,我不坐。”

    袁自立不好说什么,沉默了一会,袁自立还是开口了。

    “白天在家里休息,晚上是不是很辛苦啊。”

    “不辛苦,习惯了,大都是晚上做事情,还有早上。”

    “哦,那你是做的什么事情啊?”

    女人显得更加紧张,不停看着两个穿制服的城管执法人员,好半天没有说话。马建华等人都开口叫女人不要紧张,女人看见城管人员全然没有平时嚣张的气焰,显得非常规矩,知道问话的一定是大官,平静了一下情绪之后开口了。

    “家里地不多,光是种田,养不活人,只好到城里来找事情做,可是有两个小孩,原来是爷爷奶奶带着,可我们邻居的小孩,也是爷爷奶奶带着,没有照顾过来,今年夏天游泳是丢了,我们想着不行,就把小孩子带来了,不过要有人照看,我们请不起人,幼儿园太贵了,上不起,我只好辞去了厂里的工作,孩子他爸一个人做事,养不活一家人,我就想着做点小生意,在农村的时候,经常做针线活,还有做一些小菜,趁着小孩睡觉了的时候,推出去卖一些,都是晚上和清早,天大亮我就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小孩多大了?”

    “大的8岁,小的5岁。”

    “8岁的孩子应该要上学啊,为什么不上学啊?”

    女人低下头,好半天没有说话,身后的区长脸上显露出尴尬的神色,马建华的脸色也不是很好看。

    “那个、那个学校不收,说我们不符合规定,说有专门为农民工子女读书上学的学校,孩子他爸去说好话,学校说一定要上学,要交寄读费,一学期要不少钱,现在我们还在犹豫,子弟学校我们也去了,离这里有些远,学校说学生太多了,可能进去读书有困难,孩子在家里的时候,上过一年学的。”

    袁自立好半天没有说话,农民工子女读书难的问题,存在不是一天两天了,这个问题,有关专家呼吁了好久了,就是没有拿出好的办法来解决,与其说是没有拿出办法,不如说是政府没有行动,袁自立有些羞愧。

    “家里收入怎么样啊?”

    “还行,比在村里好多了,市里今年的环境好很多了,村里好多人都说来这里做事,最近来了好一些,建筑工地上好找事情,听说好些厂子也在招人,家里都接待了好一些来这里做事的老乡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有两个小孩,长期这样做也不是事情啊,想过小孩怎么办吗?”

    “不碍事的,我和家里的想办法多挣一些钱,让小孩去读书,上幼儿园,我们这里有私人办的幼儿园,价钱便宜,今年过了,就送过去。”

    袁自立态度和蔼,女人渐渐不是那么紧张了。

    “今后还是准备做些小生意吗?”

    “是得,工厂里面,时间要求太紧了,照顾不到小孩子,要是我们两人都去工厂里面做事情了,小孩中午下午都没有地方吃饭,再说了,做点小生意,时间充裕很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