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为什么封山?”王伦收起印牌。

    汛兵纷纷挎着脸道:“说来咱倒霉,县老爷这不是任期满了么,邀约县里名士来天门山游玩一番,黄把总便打发我等来护卫。”

    “天冷在这里吃风,什么好处也落不到。”

    “老实守山吧……”

    说了几句,王伦不愿与他们多废话,三人另寻路径上山去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六年前,老夫初登天门山,六年后,老夫再次登临,却是将离去之时。”铜陵知县姚德宪感慨道。

    “‘圣人无常心,以百姓心为心’,县尊为官铜陵,清正廉明,冰清玉洁,实心爱民,我等不舍啊!”顺安举人盛其聪痛心道。

    “县尊在任,铜陵政通人和,百姓安居乐业,皆为县尊之功,若县尊去任,百姓何忍?”朱昌恒眼里隐隐有泪光。

    “我有愧于百姓啊!”姚德宪听了他们的话,心里很不舒服,六年里,唯有离任前铜陵大旱,百姓流离失所实在不美。

    几个人缓缓而行,到了半山腰,山路曲折清幽,落叶缤纷,远山如眉黛,影影绰绰,清泉流水潺潺,汇聚在两岸之间的夹江里,襟带数里。

    姚德宪诗兴大发。

    “曲曲迂回鸟道开,扶疏古树衣苍苔。芳菲凋谢中何有,且向山中归去来。”

    “好诗!好诗!韵味淡雅幽远,不输李太白‘望天门’山也!”盛其聪抚须赞道。

    “县尊诗才,实乃江南翘楚,属下深敬之。”朱昌恒二赞。

    其余人纷纷称赞,夸赞声不绝于耳。

    “二兄,爹爹的诗精进了许多。”缀在后面的十一岁小女孩与二兄并肩而行。

    “嗯。”她兄长应了一声。

    王伦三人从另一侧的小径刚好行到了半山腰,本思虑着,山这么大不可能会遇到,谁想听到了姚德宪等人的说话声。

    三人急忙藏在树林草丛后,等待他们离开。

    好个屁,哪有清风不识字,何故乱翻书有劲!

    王伦小声嘀咕。

    那小女孩蹦跳着在路边采起几棵干枯的车前草,拨弄了两下,嗅了嗅,喜道:“就是它了。”

    “夺朱非正色,异种也称王,更有劲道些吧。”王伦嘟嘟囔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