靖安王在陈青岁心里留了个爱现世的毛病就走了,在大年三十的前一天,团圆二字到底差了一笔。
虽然他留在府里过年的次数本就寥寥无几,但王府的气氛还是有些低沉。
往年王妃为了哄陈青岁,会买许多烟花让陈青岁在院子里放,看着那绚烂的东西炸上天,她就会开心不少,起码笑容会多几分,但今年没有,因为府里躺了个碍事的病人——贺晚昀。
没过上好年,陈青岁积怨,在心里给他记了一笔,加上他被靖安王带到府上,就是两笔——她打算集齐贺晚昀三个毛病,就找个日子揍他一顿。
只可惜贺晚昀打从被带回王府,病气就很重,缠缠绵绵一直未好,除了下床喝了几口水,都在房内躺着,比陈青岁还像大家闺秀。陈青岁觉得他没到处瞎晃挺识趣,又不想没了自己光明磊落的名头,就大发慈悲让他过了个好年。
到了正月十五这天,她寻思断腿的□□都该养好了,就往姓贺的房间去了,打算秋后算账,结果才到门口,锦心就过来了,说王妃寻她过去。
陈青岁扫了眼身后紧闭的门,心说:“算你好运!我等会再来。”
王妃的屋里没烧炭,窗也闭着,正做在窗前绣着什么,看着有些清冷,陈青岁进去时连呼吸都轻了不少,轻唤道:“娘,您找我?”
“过来,”王妃侧过身,陈青岁才看清她手中是个青色的荷包,她用牙咬断线头,递到女儿手心,笑着说,“给你做了个荷包,看看喜不喜欢。”
“喜欢!喜欢!可太喜欢了!”虽然上头的梅花绣成了桃花,整整大了一圈,但她也高兴——她娘不擅女红,送她东西可是头回。
她声音很大,王妃脸上的笑就变成了愁,又说:“你看你,一点姑娘家的样子都没有,日后怎么嫁得出去?”
陈青岁脑中的弦一绷,顿时攥着荷包警惕道:“娘您不是打算把我嫁出去吧?!爹不是说没这回事么?”难不成竟是骗他的?他们的父女情分什么时候这样脆弱了?
王妃也不知道自家夫婿什么时候已和女儿聊过一次了,当下便觉得被欺瞒了!于是母女俩同时把远在千里之外的王爷捞出来编排了一遍。
其实在这件事上靖安王一点错也没,坏就坏在了先后问题上——他对女儿的承诺在自家夫人之前。甚至这回他走这么早,也同这件事也关,他怕陈青岁找他哭鼻子……
当天夜里,听到自家夫人要给陈青岁安排婚事的话,靖安王脸色都绿了,只觉在女儿心中的慈父形象岌岌可危,连忙劝道:“使不得呀夫人!青岁才十三岁,现在说这个是不是太早了?”
“不早了,立春一过她就十四了,周家虽不如王府显赫,但也是出了名的书香世家,单周老爷子是两朝帝师这一项,礼齐那孩子就配得上青岁。”王妃说道。
王爷据理力争:“夫人,你是怕有朝一日,我们护不住青岁么?你大可放心,昨日我和皇上秉烛夜谈,他知为夫戍守边境不易,允诺会全力护着青岁。皇兄的话你还信不过么?”说着说着,他就兴奋不少。
王妃看着他就愁,连府里的管家都知世事能移,君王易变,她的夫君却盲目崇君,而她空有慧心,说不出口。
她只得撇开脸说道:“做父母的多为她谋划总是好的。当日我也是听周夫人提过一嘴,她说得隐晦,只说礼齐那孩子像是病了,总挂念崇学殿里的几个小公子,我回府才想到她说的可能是青岁,哪有母亲把儿子的这种喜好放在面上说的?
“青岁是女儿身的事,远近几家相好的都知道,皇上封她为郡主的事宫里也知道,所以她们知晓并不出奇。
“这次回来你也看到了,青岁大了,有主见了,我就是不放心,想着万一哪天她真闯祸了,能有个人在殿前说话。礼齐这孩子性子虽怯了些,但胜在稳妥,有他照看青岁,我放心。”
靖安王在屋里走了两圈,心中还是不安,摇头说道:“不成!不成!青岁从小被我们养做男儿,气性大得很,我看那姓周的小子镇不住她,若强行撮合,只怕会出事,这事从长计议如何?”
半个时辰的商量,一句“从长计议”终于惹怒了王妃。
她拍着桌子冷笑道:“你这女儿奴,就是不想青岁嫁人是不是?!再议下去,只怕青岁都十八了!”
虽然他留在府里过年的次数本就寥寥无几,但王府的气氛还是有些低沉。
往年王妃为了哄陈青岁,会买许多烟花让陈青岁在院子里放,看着那绚烂的东西炸上天,她就会开心不少,起码笑容会多几分,但今年没有,因为府里躺了个碍事的病人——贺晚昀。
没过上好年,陈青岁积怨,在心里给他记了一笔,加上他被靖安王带到府上,就是两笔——她打算集齐贺晚昀三个毛病,就找个日子揍他一顿。
只可惜贺晚昀打从被带回王府,病气就很重,缠缠绵绵一直未好,除了下床喝了几口水,都在房内躺着,比陈青岁还像大家闺秀。陈青岁觉得他没到处瞎晃挺识趣,又不想没了自己光明磊落的名头,就大发慈悲让他过了个好年。
到了正月十五这天,她寻思断腿的□□都该养好了,就往姓贺的房间去了,打算秋后算账,结果才到门口,锦心就过来了,说王妃寻她过去。
陈青岁扫了眼身后紧闭的门,心说:“算你好运!我等会再来。”
王妃的屋里没烧炭,窗也闭着,正做在窗前绣着什么,看着有些清冷,陈青岁进去时连呼吸都轻了不少,轻唤道:“娘,您找我?”
“过来,”王妃侧过身,陈青岁才看清她手中是个青色的荷包,她用牙咬断线头,递到女儿手心,笑着说,“给你做了个荷包,看看喜不喜欢。”
“喜欢!喜欢!可太喜欢了!”虽然上头的梅花绣成了桃花,整整大了一圈,但她也高兴——她娘不擅女红,送她东西可是头回。
她声音很大,王妃脸上的笑就变成了愁,又说:“你看你,一点姑娘家的样子都没有,日后怎么嫁得出去?”
陈青岁脑中的弦一绷,顿时攥着荷包警惕道:“娘您不是打算把我嫁出去吧?!爹不是说没这回事么?”难不成竟是骗他的?他们的父女情分什么时候这样脆弱了?
王妃也不知道自家夫婿什么时候已和女儿聊过一次了,当下便觉得被欺瞒了!于是母女俩同时把远在千里之外的王爷捞出来编排了一遍。
其实在这件事上靖安王一点错也没,坏就坏在了先后问题上——他对女儿的承诺在自家夫人之前。甚至这回他走这么早,也同这件事也关,他怕陈青岁找他哭鼻子……
当天夜里,听到自家夫人要给陈青岁安排婚事的话,靖安王脸色都绿了,只觉在女儿心中的慈父形象岌岌可危,连忙劝道:“使不得呀夫人!青岁才十三岁,现在说这个是不是太早了?”
“不早了,立春一过她就十四了,周家虽不如王府显赫,但也是出了名的书香世家,单周老爷子是两朝帝师这一项,礼齐那孩子就配得上青岁。”王妃说道。
王爷据理力争:“夫人,你是怕有朝一日,我们护不住青岁么?你大可放心,昨日我和皇上秉烛夜谈,他知为夫戍守边境不易,允诺会全力护着青岁。皇兄的话你还信不过么?”说着说着,他就兴奋不少。
王妃看着他就愁,连府里的管家都知世事能移,君王易变,她的夫君却盲目崇君,而她空有慧心,说不出口。
她只得撇开脸说道:“做父母的多为她谋划总是好的。当日我也是听周夫人提过一嘴,她说得隐晦,只说礼齐那孩子像是病了,总挂念崇学殿里的几个小公子,我回府才想到她说的可能是青岁,哪有母亲把儿子的这种喜好放在面上说的?
“青岁是女儿身的事,远近几家相好的都知道,皇上封她为郡主的事宫里也知道,所以她们知晓并不出奇。
“这次回来你也看到了,青岁大了,有主见了,我就是不放心,想着万一哪天她真闯祸了,能有个人在殿前说话。礼齐这孩子性子虽怯了些,但胜在稳妥,有他照看青岁,我放心。”
靖安王在屋里走了两圈,心中还是不安,摇头说道:“不成!不成!青岁从小被我们养做男儿,气性大得很,我看那姓周的小子镇不住她,若强行撮合,只怕会出事,这事从长计议如何?”
半个时辰的商量,一句“从长计议”终于惹怒了王妃。
她拍着桌子冷笑道:“你这女儿奴,就是不想青岁嫁人是不是?!再议下去,只怕青岁都十八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