潘念祖还问他:「以前你们刚开厂的时间,你们不是手上还有几个订单吗,有生意赚也不做了?」

    郑刚说:「刘俊豪又进了原材料和设备,在他老婆原先开扫把厂的那地方开地坪漆厂,开了一个月了,也给他赚到几万了。虽然比扫把厂赚得多,但是我觉得那个风险大,就是在前面那个村口,万一又有人去举报,说不一定又给查封,那样就损夫大了。」

    他看见潘念祖开的是一辆思域小桥车,羡慕地说:「潘厂长发大财了,又换车了?」

    潘念祖说:「又不是我的车,是我大舅哥的,他从京城参加画展回来,我去机场接他们。」

    郑刚说:「你大舅子是个有本事的人,现在他的画有资格去京城参加画展了?」

    潘念祖说:「是呀,他现在已经是名大画家了。」

    他不再跟郑刚闲聊,开车去机场。

    刚才殷元跟他打电话,告诉他这次他的组画在京城画展,获得了二等奖,获得了三十万奖金,同时获得了参加美协会员的资格。

    大舅哥现在是名利双收了。

    他曾经多次鼓励自己在个人爱好上取得突破,比如那个戎坤,利用写作的特长,写了六七本武侠传奇,号称大陆的金庸。

    他买了几本来看,觉得水平也是一般,似乎自己去写也不会差很远。

    他试着写了一篇武侠,几万字以后就写不下去了,自己认为不适合写这一类题材。

    写作也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才行。

    以前他在盘山矿上班时,还写过一遍关于矿工爱恨情仇的故事,竟然写了十几万字。

    后来再去翻阅,虽然文笔稚嫩,但是故事情景还是可以的。

    从郑刚两厂开地坪漆厂这件事上,他受到了启发,利用业余时间写了一篇题目叫《开厂》的中篇,里面塑造了两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,跟郑刚和刘俊豪相似,但是又不一样,已经写到了高潮部分,再有一个星期就可完篇了。

    每天只能写一二千字,灵感来了,他觉得他写字的速度跟不上他的思索。

    今天碰见郑刚,他觉得又受到了启发。

    这一类的题材适合发表在打工期刊文学杂志上。

    打工人的百态人生。

    一个多小时后,他开车到了白云机场。

    在出口厂接到了大舅哥一家。

    殷安邦眼尖还首先看见了潘念祖。

    「爸爸,那个是姑丈吗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