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想要支撑这座小高炉,这依然不够。

    在短短三天之后,桃源谷储备的矿料,焦炭就消耗了七成以上。

    这逼得方小悦不得不再度带队出发,拖着战马,骡子去转运矿料,煤炭以及石灰石。

    不过人力总有穷尽。

    在距离除夕还有一周的时候,小高炉不得不停止了运转。

    但出产的钢料超乎了方小悦之前的预计。

    大部分的钢料被直接收入石室里储备了起来,小部分的钢料则直接浇灌成了农具,武器等等。

    就连年纪最大的老农,在这个时候都不得不赞叹农具的材质超出了他们以往的经验想象。

    以往那些镰刀,锄头什么的,最多用上一年就需要拿去修理,或者彻底报废,因而很多家境比较贫寒的农夫很多时候都使用木头农具。

    没法,都知道木头农具没有铁质农具好用,但劣质的铁农具他们真心用不起啊。

    除了钢料之外,方小悦就连钢渣都收储到了一起。

    钢渣这玩意是有用处的,除了可以投入小高炉充当一部分炼制原料之外,其更与石灰石,煤炭,粘土等等混合煅烧,做成水泥。

    当然,水泥这玩意,想要做出来,对于方小悦来说,还是很有难度的。

    毕竟光是将水泥原料研磨成为粉末,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。

    那些穿越里老是描写如何如何轻松容易就将水泥造出来了,并且将水泥卖得很便宜。

    但实际上,在古代,光是水泥原料研磨这一块,需要的人工成本会让人跳楼。

    在没有大功率的蒸汽锅炉或者汽油机出世之前,想要靠人工研磨来获得水泥生粉料,只能说想屁吃。

    因而,方小悦将钢渣留下来,主要还是准备用在建筑上。

    毕竟钢渣这玩意强度高,表面粗糙,耐久性好,在低温下不容易开裂,用来充当一些特殊的建筑材料,比碎石要强上很多。

    随着小高炉熄火,桃源谷的日常节奏就转向了过节。

    在这个位面里,过年依然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。

    大家准备着过节的食物,剪纸等等。

    唯一遗憾的就是没有鞭炮。

    不过方小悦用竹子做了一些灯笼,用动物肠子蒙上风干,再用一种胭脂石将其染色,里面放上一根松香木,点燃,挂在直立起来的木杆,房屋四角上,倒是给桃源谷增添了不少节日气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