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天秀闭目沉思,盘算着此事。

    如果他穿越到的是唐宋朝,甚至明清。儒家独尊的大势已成,一切休提。

    他要是跟儒家对着干,宣扬全科举仕,估计骨头要被儒生们扬灰,渣渣都不剩下。那种情况下,他唯有装孙子,要么当自己的小侯爷,要么乖乖参加科举就是了。

    但是,这大楚皇朝不一样,“黄老之术”官员实力庞大,离“独尊儒术”还远着呢。

    儒家在大楚皇朝的底层虽然已经成了一股庞大的势力,光是金陵城就集聚了数千上万的儒生,可是在朝堂上远远没有到一呼众应的程度。

    门阀勋贵派系,才是朝廷官员的核心。

    虽然这些门阀士子也都读儒书,但他们也读黄老之书,读各种杂书。

    他们什么书都看,所学甚广。

    士子们以家族门阀利益为重,并不太在意儒家的兴衰。

    儒家不行,换一家学说,日子照样过。

    黄老之学大兴了六七十年,也没见他们的日子不好过啊。

    大楚皇朝,眼下正是百郡千县的儒家势力崛起,纷纷呼喊着“废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的前夜离儒官称霸只差一步之遥。

    差一步,就是天地悬殊。

    儒家既然还没有称霸。

    楚天秀当然不惧硬撼孔寒友,打压了儒家就打压了,那又怎么样。

    秦皇打压儒家,儒家除了嘴炮痛骂秦皇,拼命抹黑之外,也没别的办法。

    他还有机会,将儒家“独尊儒术”的野心,扼杀在萌芽之中。

    “放心,为夫早有准备。”

    楚天秀睁开眼眸,淡笑。

    在推出“科举制”的时候,他早就料到了会有今天。所以才早早埋下伏笔,把主考官位置给抢到手。

    孔寒友和儒派官员们梦想已久的“废黜百家、独尊儒术”,忽然因为科举考全科,一夜间破灭了,定然不甘心。

    天下儒生定然会大举反扑,想要把他这主考官给扳倒。

    只是,楚天秀没想到居然会是这种方式——儒派领袖孔寒友要和他在皇宫门外,当着儒生和满朝官员的面,辩论全科和儒科的利弊。

    既然大家一起嘴炮,那就来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