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笑得意的把自家镰刀斜放进篮子里,一回头就看到傻乎乎站着的堂妹,顿时眼睛一亮,连忙上前挽住她的手,惊喜道:“欢欢你怎么来了!走走走,姐给你卧个鸡蛋吃。”

    姐妹俩手挽手亲亲热热的回去,走前乐欢无意中回头,恰好对上了妇人怨毒的眼神。

    如果她没记错的话,似乎堂姐丢掉名声那件事,和这个‘赵婶’也有那么点关系。

    乐笑比乐欢大三岁,过两月满十六。大概是乐家的基因都好,所以她长得也俊俏,笑起来像明媚的太阳花,生气了像爆开的小辣椒,直爽的可爱。

    走进堂屋后,屋子里没几个凳子,正中间的桌角缺了一条腿,用了几块石头垫着。泥糊的土墙一蹭就‘噗簌噗簌’掉下不少灰,一看就是年久失修。大伯和大伯娘也不在,这时候估计也在地里。

    乐欢没要她煮鸡蛋,把咬过的烧饼掰掉角,递给旁边偷偷流口水的五岁堂弟,然后微笑着望向乐笑:“堂姐陪我去集市上转转吧。”

    “集市?”

    此时已是巳时,赶集的人早就散的差不多了,只有一些东西还没卖完的小贩不死心的守在路口,想要将手里的货物买掉,多拿点钱回家。日头越来越大,太阳底下呆久的人叫卖声开始有气无力。

    乐欢和堂姐走在街上,路上接收到不少异样的眼光,却都被乐笑一一瞪了回去。有些人从她们身边走过时,会有意无意嘟囔‘真胖啊’,‘这姑娘好胖啊’之类的。说的人不在意,听的人心里却能难受半天。

    所以原身从不一人上街,每次都要有人陪才肯出门,这也是她要找堂姐一起上街的原因。一路上认识她这一身两百多斤肥肉的人不少,要是被原身父母听到,再加上她后面要做的事,估计要崩人设。

    乐校不在意这些,不过这位堂姐做的事,她也都默默记下来。

    走走逛逛又一个时辰过去了,古代东西匮乏,总的来说没太多出人意料的东西,乐欢心里也有了点盘算。恰好走到一间书肆门口,乐欢停下来,淡定的说道:

    “进去看看。”

    “啊、啊……”直爽的堂姐却在进门后束手束脚的,拘束的眼睛都不知道该往哪放。这种读书人来的地方,她和乐欢从来都没进来过。

    书肆面积很广,但总共只有正中间摆放的五个书架,四个放的是四书五经类的书,还有一个放着游记话本之类的杂书,四周挂着的都是山水字画。

    印象中乐秀才字画写的不错。

    乐欢随意翻了翻后,走到大门右手边的位置,看向面容斯文和善的掌柜,礼貌的问道:“掌柜的,你们这边收字画吗?什么价格?”

    “收。”掌柜微微一笑,显然认出了乐欢,“你是乐秀才家的姑娘吧,乐秀才写得一手好字,绘画也颇有灵性。咱这的字画都是寄卖的,五五分成,但什么时候能卖出去可不一定。”

    想到乐秀才是熟客,掌柜的又说道:“一般买字画回去的人家,都要求最好的,笔墨纸张无一不精。就拿咱这的阳春宣纸来说,一张就得一两银子,抵得上你爹一个学生的束脩了。咱们普通文人,赚这个抄书钱便是。”

    在这个九成九的人都目不识丁的时代,字画是奢侈品。

    便宜的纸张保存时间短,还会晕墨,买字画的人看不上。好纸好墨都贵,虽然不至于像掌柜说的价格那么高,但也少不到哪去。对于普通人家来说,大笔投入进去却卖不出去,那字画砸在手里多久,就得心疼多久。

    难怪记忆里乐秀才画技不错,图物栩栩如生,却也从来不拿出来售卖。

    乐欢真诚的向掌柜道谢后,就拉着一旁听傻的堂姐出门。

    一出门乐笑就嘴巴就关不住了,不停惊叹道:“我的个乖乖,一张纸就要一两银子!都够我们一家吃一个月了。文哥儿一个月买纸要二百文,我娘都心疼的不得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