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算变相夸奖赵子明是罗汉转世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,对于慧空大师的善意,赵子明自然敬谢不敏。

        既然可以确定,不是精神出了问题,他就放下心来,在冥想上投入了更多的时间、精力。

        到了赵子明这一步,能享受的,他都享受过了,美女、美食、美景、美物,予取予求,取之尽锱铢,用之如泥沙。

        财富和权势几乎达到了一般人的顶峰,再往前,人力时而有穷,就不是单靠努力就能成功的,需要其他东西的配合。

        赵子明不可避免地开始对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感兴趣。

        人的好奇,一曰向外,一曰向内。

        向外追逐权势、财富,追求会当凌绝顶,向内诉求自身,心外无物。

        为什么封建迷信长盛不衰,大师们层出不穷,都是有需求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赵子明之前也很好奇,为什么有的成功人士,会被大师欺骗,表现出来的智商,连普通人都不如。

        真正身临其境,才知其中奥妙。

        龙安寺的慧空大师,就是此中高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赵子明没有深入接触,不知道玄奇之处在哪里,只看他三两句就解了他的惑,往来高官巨富,就知道,不纯粹是口舌之徒,言语欺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在这上面产生了兴趣,赵子明就花费巨大的资金投入研究,看一看,冥想、打坐,究竟有何奥妙?

        他自然不会因为别人的一两句话,而改变几十年来的唯物观。

        科学发展到今天,可以尝试解决所有疑惑。

        成果很是喜人。

        首先,赵子明确定了神秘体验是存在的。

        通过搜罗海量的素材,尤其是各种宗教人士的传记和书信,他发现,无论哪一个宗教的信徒,都有过相同的神秘体验。

        比如,基督徒和上帝合一,婆罗门和梵天合一,佛教徒和佛祖合一,儒家的天人合一。

        在这种体验中,个人的灵魂和无垠的宇宙融为一体,对周边事物的感觉完全消失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感到自己和这世界上所有的美、爱、悲哀与诱惑站在一起,刹那间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喜悦。

        其实想一想吃斋念佛这件事,就能从中体会一二。

        不信佛的人总会觉得,念佛是一件很无聊、枯燥的事情,必须耗费很大的毅力才能坚持下来。